宁津农商银行:信贷助力 描绘致富“丰”景 

2022-11-25 14:11:02  来源:大众网 作者:孙晓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晓雨 通讯员 宋青华 任立志 德州报道

  宁津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断在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增产增效上下功夫,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主动对接地方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做实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宁津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64.3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43.16亿元,占比达67.05%。

  金融“底肥” 芽苗菜里“话丰收”

  走进宁津县黄河涯村利康蔬菜种植园,各类芽苗蔬菜长势良好、喜获丰收,村民何仁义正忙着将刚刚成熟的花生芽菜进行分装打包。

  “种植园能够建成并实现盈利,多亏农商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我对芽苗菜种植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返乡创业初期,何仁义被芽苗菜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所吸引,经与家人商量最终选择了芽菜种植项目,正当何仁义踌躇满志打算一展身手的时候,却在暖棚建设及芽苗购买等环节遇到了资金困难。宁津农商银行移动金融服务队在“驻村办公”过程中了解情况后,结合其经营状况和政策红利,第一时间将2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发放到位,借助信贷资金,利康蔬菜种植园顺利建成并实现盈利。如今,种植园生产的花生芽、豌豆芽、萝卜苗等各种芽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芽苗菜系列产品在德州、济南等大中型市场供不应求。

  近年来,宁津农商银行以减费让利、惠企利民为切入点,强化与省农业担保公司、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接,持续加大“鲁担惠农贷”“乡村好青年贷”“创业担保贴息贷”等惠农信贷产品推广力度,激活农村市场金融活力,有效满足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需求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宁津县黄河涯村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735笔、金额1.21亿元。

  资金护航 金银花开“富贵年”

  宁津农商银行“红马甲”金融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支农、助农、惠农“金融大走访”活动,与辖内葡萄、金银花种植户亲切交流,并结合辖区产业规模、行业特色、业态布局等,实施金融活水“滴灌”政策,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大力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奏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金融协奏曲。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农商银行拉了我一把,如果当时没有资金支持,也就没有合作社今天的成绩,能够借助中草药种植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宁津县楼子李村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洪升如是说。

  李洪升从事金银花种植多年,随着经营规模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当前正值金银花施肥壮苗的关键时期,购买农药化肥尚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宁津县黄河涯村客户经理在驻村办公期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开展“送金融上门”服务,当天为其办理了8万元的“保证e贷”授信额度,有了金融“活水”的浇灌,金银花在宁津县相衙镇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如今金银花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0亩,发展到500亩左右,并逐渐形成“育苗—种植—采摘—回收—包装”的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解决周边50余户村民就业问题。

  信贷助力 玉黍香里“说丰年”

  宁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这里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属粮食高产区,粮作物市场活跃、粮食收购生意集中连片,宁津县张大庄镇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粮食购销基地。眼下又快到了收获玉米的季节,金黄的玉米从玉米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秋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空气中由近及远回荡着玉米棒碰撞时沙沙细响和机器轰鸣声,收获的美景在田野生动上演。

  “粮食收购行业,充足的流动资金是成败的关键,如今有了农商银行100万元的信贷支持,我可以大展身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宁津县李帅村国清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国清高兴地说道。原来,因购置玉米脱粒机及烘干设备导致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宁津县黄河涯村客户经理在“六类客户”专项营销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其取得联系,提供资金帮扶,为了让其更快更精准地获得信贷资金,宁津县黄河涯村客户经理现场办公并开通粮食收购审批“绿色通道”,很快100万元的贷款资金到账,解了燃眉之急。截至目前,宁津县黄河涯村发放粮食收购贷款164户、5215万元。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任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