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国际

“辽普渔25222”号被劫船员讲述惊心动魄16天

2013-06-03 14:08: 作者:邱永峥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邱永峥】6月1日20时左右,被朝鲜扣押达16天的“辽普渔25222”号渔船及船上16名船员平安返回大连港渔业码头。“回到中国海域的‘辽普渔25222’号渔船在姚国治的带领下坚持生产,把6月1日休渔季开始前的损失夺回来。

      【环球时报记者 邱永峥】6月1日20时左右,被朝鲜扣押达16天的“辽普渔25222”号渔船及船上16名船员平安返回大连港渔业码头。船东于学君和船长姚国治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们在朝鲜期间被扣押的经历。虽说往事不堪回首,但于学君和姚国治均肯定地表示,他们还会继续在这片海域打鱼,因为那里“祖祖辈辈都是中国的海”。

      “忙,没有时间!”“辽普渔25222”号渔船船长姚国治2日下午在接听《环球时报》记者电话时坦言。这名被船主于学君连连夸为“汉子”的内蒙古人边接电话,边让船员们检查机舱和其他的设备。

      船东于学君详细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姚国治和其他15名船员被扣朝鲜椒岛的经历:5月5日当天,“辽普渔25222”号渔船在东经123度53分,北纬38度18分的位置夜间休息时遭朝鲜巡逻艇跳帮登船:“我仔细询问了姚国治和其他船员,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全是身穿制服的朝鲜武装军人。除了长短枪外,还携有60厘米长手臂粗的木棍。在搞清楚谁是船长后,3名士兵冲到驾驶舱里对姚国治挥棍猛击,船长只能用赤手抵挡。船长不支倒地后,3名军人接着用脚踢,用木棍继续打他的头部,直至他的嘴和鼻子鲜血直流。”于学君特别强调了一个细节:“姚国治被弄到巡逻艇上,15名船员被押在前舱后,朝鲜军人很熟练地驾驶着中国渔船向朝鲜西部的椒岛开去。”

      “接下来的16天时间里,姚国治先后三度遭到朝鲜军人的殴打!”于学君说起这位已经跟了他七八年的船长的遭遇时,仍然无法平复愤怒的情绪:“他们强迫姚国治签一份承认越界捕鱼的‘认罪书’,其中细节是:让姚国治写下他们作业时的经度是东经124度零6分,也就是朝鲜认定的海域,但姚国治咬牙没有签,结果连续三次被打,即便如此,姚国治还是咬着牙关不签,甚至通过翻译告诉朝鲜军人:‘打死我也不会签这个字的!’无可奈何的朝鲜军人最后又逼姚国治写他们被押时的作业位置在东经123度59分。朝鲜人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完全删除渔船上的航行信息记录,只保留在朝鲜海域内通行时产生的数据。”

      在16天时间里,16名中国船员除了被没收走手机、北斗通信系统外,全部被关押在船舱内,只留下一个供通风的舱门缝,并且始终有一名全副武装的朝鲜军人对船员进行看押。这些看押军人不断地向中国船员讨要各种物品。在煎熬的日子里,轮机长是第二名遭到朝鲜军人殴打的船员。于学君告诉本报记者:“朝鲜军人向轮机长索要轻柴油,但轮机长表示,渔船用的是重柴油,没有轻柴油。朝鲜军人押着轮机长下舱检查,结果发现一部分轻柴油。恼怒的朝鲜军人马上殴打了轮机长!”

      于学君5月10日向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求助,5月20日,中国外交部要求朝方尽快妥善处理,维护中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当晚8时30分,姚国治被告知他们可以走了。5月21日零时,朝鲜正式释放船只和船员。

      “回到中国海域的‘辽普渔25222’号渔船在姚国治的带领下坚持生产,把6月1日休渔季开始前的损失夺回来。”于学君说得很朴实:“姚国治只是想,如果没有收入,怎么给船员发工资呢?而且大伙商量后,跟我交流决定留下来生产的。”于学君很欣慰地说:“随着两艘渔船一起回来的一共有8000多件(箱)的海鲜产品,共重13万公斤,大约值50万元人民币。如果不是遭遇这桩事,这次的收获还会多一些。”

      于学君2日晚打算请姚国治和15名船员吃饭喝酒,给他们压压惊。这名心有余悸的船东高兴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的船长和所有船员都明确表示,他们会继续干下去。”此前,大连杏树屯中心渔港船东孙财辉的船被朝鲜军方扣押期间,船长和船员普遍遭到非人道殴打,回国后他们最终集体辞职。

      “姚国治和我的态度都很明确,还会在祖国的海域内打鱼。”于学君坚定地说,“祖祖辈辈的渔场,我们不去,让谁去?”他最后再次对帮助他的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大连边防海警、渔政和海洋局,媒体以及一切帮助与关注“辽普渔25222”号渔船的人表示“一生都要记住的感谢”!

     

    原标题:“辽普渔25222”号被劫船员讲述惊心动魄16天

     

    (责任编辑:高崇敏)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问政德州

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

重磅专题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