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农商银行:“金融+”赋能 培育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2-11-29 11:22:30  来源:大众网 作者:孙晓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晓雨 通讯员 许鑫 宋青华 德州报道

  宁津农商银行聚焦“实”导向,依托党建赋能、产业培育、服务升级,大力实施“金融+”工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截至10月末,宁津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64.3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3.16亿元,占比67.05%。

  实施“金融+党建”赋能工程。一是实施共建联姻。聚焦种植养殖户及企业、乡村青年创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市民等特定客户群体,宁津农商银行党委积极与涉农产业联系紧密的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团县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长官镇政府等开展党建共建,依托党组织联姻,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比如通过与团县委共建,为乡村好青年联盟授信2亿元、发放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扶持贷款1211万元。二是实施组织赋能。选派工作经验丰富、交际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担任县派“第一书记”,运用其金融身份优势,为仉庄村创业村民提供快捷资金支持。三是实施结对下沉。联合县地方金融风险监测中心与县产业办组建“金融政策宣讲队”,由宁津农商银行党员业务骨干为县产业办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开展信贷政策专题讲座,将其培养为“金融专家”,以便其走访企业调查时一并进行信贷政策的宣传推介,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获取不及时的问题,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渠道。

  实施“金融+产业”赋能工程。一是大力支持“吨半粮”产能建设。面向种粮大户、育种企业、粮食收购及加工上下游产业,拉列清单,建立台账,开展“一对一”上门走访、金融辅导,了解资金需求,精准匹配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鲁青担保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破解融资难题。10月末,发放粮食及农机产业贷款1.05亿元,扶持种粮大户115户、农机经销及生产经营业户和种业公司49户。二是大力支持种植养殖产业。指导网点通过对接乡镇政府、村委,详细了解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项目信息,大力推行“一业一品”,提供保姆式套餐服务。目前已为宁津县保店镇特色蜜薯种植项目、长官镇丹参和相衙镇金银花、黄岑等中草药种植项目及养殖园区发放专项扶持贷款1200余万元。三是大力支持特色文化产业。选取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柴胡店镇崔杨村、10家“德州味”企业予以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培育,加大对蟋蟀文化、农产品品牌产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发放蟋蟀文化产业贷款2050万元,支持“德州味”企业5家、发放贷款5160万元。

  实施“金融+服务”赋能工程。一是推行数字赋能服务。开展整村授信,综合其经营、消费特点,由管片客户经理逐一进行有感反馈和引导用信。目前已开展整村授信617个,无感授信2.63万户、61.12亿元,有感反馈3213户、6462万元。二是推行专属优惠服务。围绕新时期妇女创新创业,深化与县妇联协作,获取妇女自主创业、带头领办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信息,制定《支持妇女创业工作实施方案》,推出巾帼创业贷、巾帼信用贷、鲁担巾帼贷3款专属产品,执行利率优惠或贴息,最大限度让利于创业妇女。截至10月末,发放巾帼系列贷69户、1219万元。三是推行错峰营销服务。指导网点每周至少开展两次夜间驻点办公,开展社保卡激活、“智e通”开立、信息采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和用信体验。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任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