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德州3月14日讯(通讯员 崔秋芬 赵琳)“刘大爷,您的户口批下来啦,我这就打印出来给您送过去。”3月9日中午下班后,宁津县公安局杜集派出所户籍民警刘洪亮匆匆扒拉两口饭就出发前往辖区大刘集村刘炳章老人家。
刘炳章老人出生于1941年,年轻时由于家贫一直没有娶妻,1977年,刘炳章听村里的年轻人说东北那边人少地多,生活比较富裕,便独自前往辽宁省寻求生计。不久,刘炳章在辽宁省一个小县城做起了小生意,也结了婚。几年后,他回老家探亲时看着本家侄子刘文祯独身一人生活比较贫困,便寻求侄子的意见后带其回了辽宁,叔侄俩一起做生意,还张罗着给侄子介绍了个对象,让侄子也在辽宁成了家。
几十年过去,刘炳章老人和妻子一直没有子女,几年前,妻子去世,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刘文祯便将刘炳章老人接到自己家照顾。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已经离家近三十多年没回杜集老家的刘炳章思乡心切,让侄子带着自己回老家看看,可订购火车票时两人犯了难,原来刘炳章老人一直没有户口无法买火车票。刘文祯咨询了当地派出所,当地派出所表示老人需回宁津落户,随后刘文祯给杜集老家的大哥刘文武打了电话。正巧2015年底宁津县公安局组织了全警大走访,杜集派出所户籍民警刘洪亮在走访时给村民们分发了警民联系卡。当天下午,刘文武就跟刘洪亮取得联系,向其说明了叔叔刘炳章的情况,考虑到老人的特殊情况,刘洪亮立即与上级户政部门取得联系,为老人特事特办补录户口。
而远在辽宁的刘炳章得知自己可以落户欣喜不已,在侄子的陪同下坐汽车辗转五天回到老家。刘洪亮在老户口底簿中找到了老人的记录,并通过走访刘炳章所在村庄村民为老人准备补办户口的材料并上报审批。
3月9日,老人的户口审批下来,刘洪亮当天就将户口簿送到老人家中。“在东北他们都说我是个黑户,感谢你,感谢民警,让我这一辈子能活个明白啊”,刘炳章老人握住刘洪亮的手紧紧不放。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