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大爷家中频被盗 "神偷"竟是楼上邻居

2016-07-01 14:59:00来源:德州晚报作者:

  6月初,庆云县徐园子乡的赵大爷到辖区派出所报案,称家中频繁被盗,尽管每次涉案财物不多,但前后加起来也有三四千元。民警经过指纹比对,以及安装摄像头等措施,于6月下旬将嫌疑人抓获。这贼不是别人,正是赵大爷四楼的邻居刘某。

  卖菜钱放家中,三番五次被盗

  赵大爷今年74岁,平时以卖菜为生。他住的农村新社区都是楼房,邻居们大多是以前的村民。今年5月的一天,赵大爷发现放在车库黑色帆布包中的100多元现金不见了,当时由于他未锁车库门,以为是被附近小孩拿去了,就没有报案。

  从那以后,赵大爷每次卖菜回来就将整钱装在身上,放零钱的黑色帆布包则拿到一楼的家里,放在客厅鞋柜与沙发之间。

  又过了四五天,赵大爷和老伴将近百元的一元纸币整理好,用一个皮筋捆结实后放到了帆布包内,准备第二天卖菜时找零用。谁知第二天起早卖菜前,发现那些一元纸币都不见了。老两口把房间翻了个遍,发现卧室里的400元现金少了300元,床头柜里的金耳环也少了一只。

  赵大爷和老伴有些莫名其妙,商量着以后得注意点,并把当天卖菜所得的600元现金藏到了卧室床垫底下。五六天后,赵大爷卖菜回来,掀起床垫傻了眼,600元现金少了400元。这一次赵大爷坐不住了,赶紧到徐园子派出所报案。

  安装摄像头,仍旧丢钱不见贼

  民警对案件进行了梳理,并围绕赵大爷老伴和周围邻居展开了调查。此时,赵大爷放在帆布包内的现金又被盗了10多元。

  为尽早抓住嫌疑人,赵大爷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并在鞋柜上放了个玻璃瓶,里面放少量现金,以便获取嫌疑人的指纹。

  过了几天,赵大爷发现玻璃瓶中的钱又不见了,民警随即调取录像,却没有嫌疑人的任何影像。

  对玻璃瓶进行技术处理后,提取到四枚指纹,但与原设定嫌疑人不符。民警分析,嫌疑人对赵大爷生活规律很了解,应该就是附近的人。

  民警对赵大爷家保存的视频录像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录像都是一小时一储存,而被盗当天14时至15时的录像却是半小时一段,分两段储存的。反复观看这段录像发现,14时至14时30分,赵大爷的包是平放在沙发旁边的,14时30分至15时,包却立了起来。

  让人纳闷的是,既然不存在时间盲点,为什么没有嫌疑人的影像呢?

  嫌疑人知道有摄像头,行窃前先断电

  民警调取摄像头的系统日志,没有发现侵入记录和远程登录记录,但在当天14时30分却有一条系统重启记录。调取摄像头的设置记录发现,系统设置是在每周二的零点自动重启维护,所以这条重启记录应该就是停电造成的,而经了解,案发当天小区并没有停电。

  难道嫌疑人知道赵大爷家中安装了摄像头,故意断了电?又是从何得知他家中装了摄像头呢?赵大爷回忆,安装摄像头时,同单元四楼和二楼的邻居看到过安装人员,并且还问过赵大爷。民警对这两个邻居进行了秘密调查,发现四楼邻居刘某有重大嫌疑。

  刘某,女,30多岁,住在四楼,对赵大爷的生活规律十分了解,并且她每天在一楼车库织网,只要赵大爷出门,她都能看到。

  就在这期间,赵大爷家又被盗了。“这个贼太气人了,简直把我家当成她家了!”赵大爷很气愤。民警一边安抚,一边寻找办法。

  利用移动电源,拍下四楼邻居行窃

  民警将摄像头的电源连接到移动电源上,即使嫌疑人断电,移动电源也能保证摄像头工作至少90分钟。

  安排妥当以后,民警让赵大爷和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网已张开,静待贼来。

  安装好设备的当天17时14分,摄像头终于拍到了嫌疑人的身影。和民警分析的一样,就是四楼刘某,民警随即将其抓获。

  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捡到了赵大爷家的钥匙,近一个月来,趁白天赵大爷不在家时,入室盗窃10余次,窃得现金、金耳环等物品,总价值4000余元。

  目前,此案正在侦查中。(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李勇 刘云飞)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