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锦绣川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地毯式”清理
在人们印象里,德城区北园便民市场到处堆积着菜叶,物品摆放杂乱,若遇雨雪天,市场更是遍地泥泞。经过改造,如今的北园便民市场已大变样:肉食、熟食摊位都以合金框架隔开自成一体,地面杂物不见踪影,秩序井然。
其实,我市城区很多地方都像北园便民市场一样,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中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市容大变样,“脏乱差”踪影难觅
不少市民发现:“三无”小区有人管了,占道经营不见了,车辆停放有章法了,城市建筑立面更精神了,门头牌匾整洁有序了……
今年以来,我市发起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大决战,通过强力突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让“脏乱差”无处遁形。
我市对沿街墙体统一修缮、粉刷,新建围墙8万余平方米,粉刷墙面10万余平方米;拆除违法设置及破损的大型户外广告500余块、绿化带内的广告牌600余块,更新或拆除门头牌匾2000余块,清理非法小广告40万余处;对700余处城市部件管网柜进行清洗、维修或制作护栏。
重拳整治老城区、城郊接合部等处违法建设行为,我市加强城管、公安、区级政府和司法机关联动,今年以来,共拆除违章建筑4万余平方米。
我市采取错时管理、重点盯守等措施,加强对占道经营行为的管理,疏堵结合,合理引导,并在有条件的小区、市场内设置临时销售点。
目前,我市建筑工地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出入车辆清洗率达到100%;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建立24小时不间断作业制,每日机扫作业60车次、洒水作业30车次。
硬件大提升,绿化硬化亮化城市美如画
家住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地世纪城小区的居民张静说,自己每天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傍晚和孩子去长河公园散步,“那儿鸟多、树多,还有各种健身器材,是个好地方。”
大处着笔,小处细描。成功夺得“国家卫生城市”桂冠后,我市进一步对城市硬件提档升级。
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市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城市空间,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不断拓展增绿渠道及空间。通过开展“鲜花上路、大树进城、奇石进园、小品入林”工程,规划形成“绿廊纵横、林网密布”的道路绿化格局,构建起“三河穿行、水城互动”的水系绿化新景观。
如今,我市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4.2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4.4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98%。
如果说城市是一幅画,那么路就是撑起这幅画的框架。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市政管理处通过多套班组、多头施工的方式,错时施工、夜间施工,加快道路维修进度。如今,天衢路、德兴大道、东风路等18条主干道面貌焕然一新,40座桥梁完成集中养护,2.2万座雨水井以及4万余米雨水支管全部清挖疏通。
夜晚降临,霓虹闪烁,公园、街道、背街小巷又有了别样的美丽。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我市还对青年路、大学路等30条道路实施亮化工程,新增路灯37700余盏,并多次对180余台路灯变压器进行全面维护。
服务更给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8月21日,记者随市迎审办督导组检查了数家“五小”行业的营业场所。在运河经济开发区铁西路一家小理发店内,记者注意到店内不但分为剪发区和烫染区,还设置了皮肤病专用工具箱、消毒箱。督导组工作人员介绍,小理发店都要设置皮肤病专用工具箱,小旅馆、小歌舞厅、小餐饮店都要规范消毒流程等。
小理发店、小足浴店、小旅馆、小歌舞厅和小餐饮店“五小”行业的整治,是我市迎复审工作的重点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根据《公共场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中心城区7047家餐饮及“五小”行业进行集中治理,出台诚信分级分类监管办法,设立12331投诉举报电话,对整改积极、效果明显的业户诚信升级;对拒不改正的,由食药监、公安、城管、卫计委、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坚决关停取缔,并加入黑名单公开曝光。共出动执法车辆3000余次、执法人员7000余人次,培训各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6万余人次。
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防治原则控制“四害”,我市强化监督指导与监测,培训业务人员2600余人次,建设毒饵站5.54余万个,城区“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现在出去吃饭心情舒畅多了。”家住德城区金都花园小区的居民陈文凤说,不但蚊虫少了,饭店的环境卫生也好了,服务质量更高了。
为了让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我市还积极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政府”,设立12345市民热线,实现电话、短信、网络“三位一体”全天候受理群众诉求。3年来,市民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17万余件,按期回复率达97%以上,合理诉求满意率达90%以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