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时光如流沙般划过,时间无声,岁月有痕…… 70年代分田到户、80年代德州儿童乐园、90年代德州第一届运动会…… 今天,通过一条短视频, 带你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德州的一路芳华变迁, 听闻改革开放40年车轮滚滚, 那些经典与记忆定格成时代永恒的回音。 这些画面里,是否藏着你的记忆呢?
聆听时代的足音,全市税务系统有了宽敞明亮的办税服务大厅,一台台液晶显示屏电脑排放整齐;哒哒的键盘声取代了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最强大脑”互联网大大代替了一袋袋堆积如山的申报材料。全市组织税收收入从1994年6亿多元,到2013年突破200亿元,数字跨越的背后是激昂改革鼓点下的历史跨越。
行走在秋日的德州减河湿地公园,但见河水碧波荡漾,静谧安然;河两岸树木垂荫,黄色、红色、绿色的叶子层层叠叠,间或有粉色的花朵点缀其中;“一帆风顺”观光塔高高屹立,玻璃的造型设计感十足;人工沙滩的孩童们嬉戏打闹,笑声一片……满园皆美景,绿颜入画屏。
逢年过节,一张小小的票根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从拥挤的绿皮车到宽敞的列车组,从彻夜排队一票难求到动动手指网络购票,从小小的购票窗口到便捷的自助售取票机……它承载着游子对家的渴望,也见证着客运的变迁,而德州火车站的变迁,也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群众交通出行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
葡萄藤缠绕的长廊下,造型别致的石桌石凳整洁美观,菜园里的蔬菜长势旺盛。微风拂过,植物的清新气息便扑面而来。走进德州市德城区剪子股街派出所,崭新洁净的办公环境带着一丝温馨的气息。任谁都不会想到,这个派出所自1946年7月成立至今,见证了德州解放、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办公环境也一路变迁,从四合院到居...
“公司从1976年5月17日成立,那个时候只有三部车和三十来个人,三部车还是破车,开一天除了这个毛病就是那个毛病,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就这么凑合着,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耽误线路上的营运。”周庆友是德州市公共汽车公司首任党支部书记,回忆起公司的发展历程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详细】
1987年12月25日,是一个令80后青年振奋的日子,鲁西北第一座儿童乐园拔地而起,一时间整个城市沸腾了,德州人纷纷奔走相告,高空缆车、金鱼戏水、双人飞天等20多种大中型游艺设备供德州的儿童游乐。 【详细】
“30年前,我到学校时,正逢下雨天,泥巴的校园里坑坑洼洼,被雨水浸泡,无法下脚。那时看到的是锈蚀钢筋裸露、墙体开裂、墙皮脱落的破旧危房。”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小学老教师张桂英回忆说。 【详细】
“也许你还沉睡在甜蜜的梦乡,也许你正起早赶路去远方,有一群忙碌的身影,正轻轻地为城市打扮梳妆……”这首《环卫工人之歌》,歌唱了无数环卫工人在城市建设中的辛苦与汗水,作为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每天在用双手装扮这座城市“容颜”的同时,也在用眼睛见证着德州的变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