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德州3月9日讯(通讯员 邱杨 李青)近年来,“校讯通”逐渐成为中小学老师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老师们经常通过该平台,为家长发送学生作业通知、在校表现情况和成绩等。正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对校讯通平台的信任,让不少骗子盯上了“校讯通”,通过伪装校讯通平台短信,向家长发送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最近,家住德州市陵城区的范家长就不慎中招,自己银行卡里的万元现金,瞬间被骗子转走,幸亏报案及时,德州市公安局陵城分局陵东派出所民警妥善处置,为范家长成功追回被骗欠款,挽回经济损失一万四千余元。
【案情分析】
2月27日晚上八点左右,家住德州市陵城区陵城镇八里屯村的村民范先生翻看手机时,看到一条手机号码为136****6861发来的短信,上面写道:范**家长你好,这是以下您孩子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请注意激活查收【校讯通】,紧接着,他收到一条链接:“http://g****/hRRAV2”。“之前也收到过孩子老师发来的成绩,不过都是短信直接告诉排名和各科成绩,我还以为软件升级了,要自己查询”,看到随后收到的所谓的“校讯通”链接,范先生毫不犹豫的点开了链接,链接内确实有一个成绩单的软件,但还没等他仔细查看,便连续收到五六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提示他工商银行卡内的现金被转走。范先生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但还没等他确认工商银行内的余额,他再次收到短信提示,他的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卡内的钱款均被转走,短短二十几分的时间,他已经损失15800元!
范先生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获悉详情后,民警立即开展调查,经与银行核实查证,范先生的存款分五笔款项被转移,均流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民警发现,范先生收到的链接是通过某些购物商城进行诈骗,点开链接就相当于在商城里购买物品,钱款自动划拨到商城的支付平台。以此为基础,民警及时查找并联系到到相关的商城与支付平台,要求其关闭交易,截停交易款。直到3月3日,民警成功追回其中四笔款项,返还范先生存款14870元。
【民警提示】
告诉你校讯通的本来面目
目前中小学的校讯通平台,不是以13*********的手机号形式发送短信,而且,短信中不会附带任何链接和网址,均为老师们手动编写,内容具体。
揭开骗子的猫腻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伪装成“校讯通”的短信,利用学生家长对该平台的信任,发送诈骗短信,且经常是直呼家长姓名,让家长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点击链接,导致被骗。
据了解,一旦点击短信内的链接,手机即被植入木马病毒,银行卡就会通过消费方式被盗刷。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