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德州5月30日讯(记者 王秀波 通讯员 宫玉河周立群)病笃乱投医。日前,山东省德城区一老汉因轻信医疗小广告,差点被诱骗开立银行卡和网银,多亏农行工作人员火眼金睛,识别了这一骗局,避免了可能给老人带来的损失。
今年5月18日,一年轻男子搀扶着一名腿脚不便的老人来到农行德城支行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大堂经理李清接待了该客户,将客户引导至超级柜台准备办理业务。在初步审核老人身份证件的时候,李经理询问老人这么大年纪开网银有什么用途。老人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办理的是什么业务,嘟嘟囔囔说是身边这名小伙子让他办理的,这时跟随而来的小伙子明显流露出焦躁表情,并催促李经理赶紧办理业务。
凭着职业的敏感,李经理发现情况反常,于是间接夸赞老人的这个孩子长得很精神。老人说这个小伙子不是自己亲人,是卖产品的销售人员。此话引起了李清经理的警惕,于是他一边以需要在柜面办理为由拖延办理时间,一边通过低柜柜员查询老人客户资料名下的家庭电话。拨通电话后约10分钟左右,老人的儿子焦急的赶到现场,并阻止老人办理所有业务。见势不妙,那名带着老人来办理业务的小伙子在众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匆匆溜走。
事后老人的孩子告知,原来老人是通过药店门口张贴的小广告得知有一种专治关节胀痛的保健器械,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出于好奇拨通了小广告上的电话,该公司将产品以快递的形式发送到了老人的预留地址,言明先体验后付费。
老人见医疗器械已经发到自己家,且使用了几天。便放松了警惕,相信了这家公司。于是该公司派了一名销售人员——就是带老人来办理网银的小伙子,来收取保健器械的成本费及后续治疗费用。小伙子告诉老人,还必须在银行开立借记卡、网上银行,将网银及密码交给他以便来换取后续治疗。于是,老人治病心切,不顾孩子及老伴的阻拦,跟着小伙子就来到了农行网点。
后经过人民医院骨科大夫鉴定,老人收到的保健器械就是一个类似沙袋的东西,没有任何医疗作用。老人的孩子已经报警,公安局以作为诈骗行为立案侦查。
银行人员提示,近年来通过保健品、保健器械诈取老年人资金的案例频发。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注重保养身体,健康长寿,是老年人的共同愿望。而不辨真假,防范意识淡薄也是老年群体的共同特性。很多骗子就是利用这种思想,觉得有机可乘,挖空心思的获取老人们的新任。该例让老人开通电子银行直接套取老人的银行卡密码,继而窃取老人的资金,就是一起典型的诈骗手段。若骗取得成,不但使老年客户受到资金风险损失,而且,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