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因喝酒误事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们写了许多戒酒联,借以规劝那些饮酒无度的人。
传说,包拯当年设宴请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喝酒。席间,包拯频频向客人敬酒,惟独王安石和司马光推辞不饮,包拯气得把酒杯都摔了。尽管如此,王安石仍滴酒不沾。包拯智慧非凡,对此却百思不解。次日,王安石托人送来一副漏字对联:“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此联化用了韩愈的诗句,并巧妙漏去一“酒”字,意在提醒酒能乱性,酒能误事,酒能“断送一生”。包拯吟诵过后,感慨不已,这才明白王安石拒酒的原因。便将王安石这副妙联挂在后堂,视为座右铭,时时自警,从此滴酒不饮。
清代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不仅不沾酒、色、赌,还撰写对联,劝导人们戒赌、戒酒。如“酒落肚,乾坤乱转;瘾上身,家庭贫寒”,写出了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及给家庭带来的后果。“卫士酩酊失岗哨;帝王酒醉丧国权”,则写出了职权在身,醉酒不仅失职,还会导致祸国殃民。还有“夫醉于人群,糊言糊语扯糊闹;妻昏于公婆,失礼失谐羞失格”,则说醉酒不仅丢了人格,还会导致家庭不和。杜文秀的这几幅戒酒联,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饮酒的危害,借以告诫人们,切莫贪杯。清代文人方子云也曾撰联“酒常知节狂言少,心不能清乱梦多”,也是意在提醒人们要节制饮酒,注重养身修德。
“君子善饮贵斟酌;酒徒贪杯贱名节。 ”不管什么情况下,饮酒无度,祸害无穷。若从个人修身养性上来看,笔者认为应铭记《吉祥经》中的一句话:“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