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建的大棚成了“摇钱树”

2016-03-21 15:13:00来源:德州日报作者:

  ——省国税局驻三唐乡“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345斤!”“378斤!”“400斤!”……3月18日一早,平原县三唐乡刘屯村文体广场旁的小型农贸市场内,吆喝声此起彼伏。来自刘屯村和刘夫寨村的菜农们正忙着将从自家大棚里采摘的新鲜蔬菜过秤、装车,运往北京、上海等地。刘屯村菜农侯英鹏告诉记者:“自从种了蔬菜大棚,平均每月增收1万元。 ”

  刘屯村与刘夫寨村分别位于三唐乡东南部与西南部,人口较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2015年2月,省国税局派驻三唐乡驻村“第一书记”房虎与朱庆民到村后,因地制宜,抓党建、建大棚、实施暖心工程,坚持改扶贫“输血”为“造血”,帮刘屯村和刘夫寨村发展了许多致富项目,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

  带班子,抓制度树立“两委”好形象

  第一书记们驻村后,发现班子软弱,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不强是两村落后的关键。因此,他们把党建作为帮包工作的总抓手,选择优秀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他们为刘屯村争取了1名入党积极分子并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为刘夫寨村争取了1名入党积极分子,为两村各培养了3名年轻后备干部。

  狠抓“两委”成员思想作风建设和党员学习常态化。他们定期为两村党员上党课,鼓励大家畅谈心得、为组织出谋划策。完善“两委”工作制度,明确“两委”成员职责分工,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强化基层民主和监督,夯实农村工作的制度基础,制定了会议记录和文书制度,规范组织运行机制。建立了高标准的公开栏,对财务、村务等进行公开,杜绝因猜疑而产生的干群矛盾。房虎说:“当我们离开时,留下的是一个带不走的工作队,是一套长效机制。 ”

  建大棚,促脱贫建设富裕新农村

  三唐乡村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生,年收入2800元以下的占35%,种粮并不富裕。房虎和朱庆民经过民意调查、走访致富带头人,最终决定帮助村民建大棚增收。起初,村民嫌种大棚太累、费工夫不愿干,他们就带领村民到邻村种大棚致富的农户家参观,用效益说话、用榜样引导。并联系山东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对两村的土地、水质进行取样化验,为种大棚提供科技支撑。

  采取政策支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引导作用。吸取以前有的工作组为村民建了中拱棚、工作组走后村民又拆了的教训,他们把省里给的一个村一个30万元的扶贫款,补贴农民建棚,一个棚补1万元,农民要给村集体交保证金2000元,6年后返还。另外,一个棚每年交使用费600元,连交6年。

  村民侯英鹏有亲戚种大棚,他自己也想试试。 2015年8月开始,在好政策的支持下,他率先建起中拱棚种植西葫,3个月收入4万元,一季收回了本钱,带动起村民发展蔬菜种植的热潮。

  截至目前,两个村共发展中拱棚和冬暖式大棚44个,占地210亩。

  工作组还经常邀请县农业局专家走进大棚,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此外,落实体育扶持资金20万元,在两村各修建了1处文化广场。同时,文化广场又可做菜市场,每天早晨各地的菜商来这里收蔬菜,解决了菜农卖菜难题。(记者 徐冬晓 通讯员 王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