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文章

德州农村信用社做实做强民生金融、百姓金融

2013-01-24 09:26: 作者: 来源:
德州地处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全境为黄河冲击平原,黄河故道所经之地。历史悠久,农产富饶;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自古便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美誉。


        大众网德州讯
    (通讯员 王保刚 刘希伟)德州地处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全境为黄河冲击平原,黄河故道所经之地。历史悠久,农产富饶;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自古便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美誉。

        今天的德州,更是朝气蓬勃、厚德不息,“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粮油食品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等桂冠纷纷落居德州,成为美丽德州的“幸福名片”。60多年来,土生土长的德州市农村信用社在这厚重的土地上不断凝练、萃取、进步、奉献,如今已成长为建设美丽德州、幸福德州一支最坚定的金融力量,政府称它是“服务民生的银行”,群众说它是“咱老百姓的银行”。

    全省50%的背后

        “有了妇女创业贷款,庄稼地里的农村妇女一样可以‘下海经商’,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手捧“山东省十大农村创业女状元”的夏津县苏留庄镇绿地林果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娟最有发言权,言语中露出一股锐气与自豪。
        徐文娟所说的“妇女创业贷款”,指的是近年来德州市农村信用社与市妇联、财政局、人社局联合开展的支持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项目,是山东省妇联“信贷助推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三季度末,山东全省共投放妇女创业贷款13.87亿元,其中德州农信社达到6.87亿元,占比高达50%,稳居全省第一位。截止目前,德州农信社该项贷款余额已增至9.54亿元,扶持13504名农村妇女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徐文娟便是这其中的一员:短短几年时间,地处黄河故道的15座沙丘被推平,换来的是3万多株树木、1000多亩葡萄种植园、1500米采摘长廊、2000米观光路,每年为当地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200多个,促进当地农民增收140多万元……
        透过现象看本质。“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解决的不仅仅是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的问题,更是农信社、妇联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重大公益举措,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一把“利刃”。“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一语道出了农村妇女的心声。
        “农村信用社通过专项贷款扶持,把信贷资金投放到助推农村妇女回乡创业上来,让美丽乡村回归“老有所养、子有所教”,归还农村儿童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农村老人一个充实祥和的晚年”,山东省联社德州办事处主任辛士勇意味深长的话语为我们解开了隐藏在“全省50%”背后的谜团。

    100%的含义

        “多亏了农信社5万元的‘双千帮扶’贷款,帮俺走上了富裕路!”,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许庄社区从事装修行业的钟志峰手拿“双千帮扶”贷款证爱不释手,黝黑的脸上写满了笑容。
        2011年,德州市农村信用社与市人口计生委联合开发了专门针对农村计生家庭的“双千帮扶”贷款项目,对实行计划生育、收入较低、具备致富潜力的农村家庭进行贷款扶持,并明确了“五优先”原则:独女户、独子户、双女户家庭优先;第一次使用贴息贷款的农户优先;有致富项目的农户优先;从事绿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优先;村级计生干部、计生协会会员优先。在此基础上,农信社对其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府财政提供60%的贴息扶持,“双轮驱动”共解农民创业致富资金难题。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市农信社该项贷款余额达6568.78万元,扶持农户1647户。
        但是帮助农村家庭发家致富奔小康,仅仅是此项贷款一半的使命,那另外的50%是什么呢?答案,或许由此寻找。
        山东省联社德州办事处主任辛士勇这样告诉我们:“‘双千帮扶’贷款项目最出色的使命是将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牢牢落实在了思想保守、社保尚不健全的农村地区,它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的关键部分,是国家生育关怀的重要体现。”
        显而易见,农村信用社在其中发挥了“政策推手”、“国家纽带”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特殊作用、角色定位与卓越贡献,60多年来,它被当地媒体形象地赞誉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融桥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23.22%的启示

        据统计,截至2012年11月末,德州市农村信用社共安装POS机具18064台、ATM369台、“农金通”(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538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信息机403台,发行银行卡182.79万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开户量分别达到120168户和81600户,交易金额为537.5亿元和30.16亿元。其中“农金通”2012年荣获“服务小微企业及三农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奖”。
        这仅仅是德州市农信社以用卡环境营造和支付环境建设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德州市农信社牢固树立“存款立社、客户立社”的发展理念,坚持“四抓”不动摇:抓服务,以服务吸引客户、稳固客户,带动存款增长;抓开户,积极拓展新客户,培育新的存款增长点;抓用卡环境营造,大力布设电子机具,发展电子银行;抓新业务带动,突出新农保、代收政府非税收入等。同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集存款、贷款、结算、中间业务为一体的“一体化营销”模式。截至2012年11月末,各项存款余额425.33亿元,较年初增长80.14亿元,增幅达23.22%,居全省农信系统第一位。
        “我们村已有85户加入了合作社,在信用社资金的支持下越做越大,现在合作社年收入已达100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庄共同富裕。” 夏津县白马湖镇春雨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德春娓娓道来。如今,在鲁北农村,“信用户”加入农信社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今年9月末,德州农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已达8941.5万元,已成为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支撑。
        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德州农信社“跟着农民走”而进行的产品业务创新。因为在银行业,贷款是永恒的主题,它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源,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力量。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德州市农信社,紧紧落实贷款主动、规范、高效、廉洁、考核、合作的“十二字方针”和把方向、教方法、抓督导、严考核、保效果的“十五字总体要求”,精心做好与金融办、中小企业局、工商局、农业局、妇联、计生委等部门的对接与合作,增强信贷产品创新步伐,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争做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典范。截至2012年11月末,德州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已达304.77亿元,较年初增加38.32亿元,增幅14.38%,稳居全市银行业第一位。

     

     

    (责任编辑:hanjing)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问政德州

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

重磅专题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1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