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李国俊主任做客大众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健康公益讲座栏目,本期做客的嘉宾是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李国俊主任。李主任,欢迎您来到大众网做客。
李国俊: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网络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今天李主任为大家带来的讲座是《产后盆底康复》。讲座开始前,我首先对李主任做下简单的介绍。李国俊现任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1982年参加工作,工作以来从事妇产科转妇女保健工作,30多年来对妇产科以及妇女保健工作有一定的经验,曾获德州市首届“健康大使”演讲比赛一等奖,被聘为德州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德州市妇女法律宣讲团成员,同时于2011年被聘为山东省“健康大使”,2013年主持成立了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同时获得多项省市级先进个人称号,有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参与完成科研项目10多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14年9月成立德州市医师协会妇女保健医师分会,并担任主委。2015年1月担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女性盆底肌障碍防治医师分会会员。兼职德州市残联精神协会主席,德州市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妇女保健协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与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医师协会委员。从李主任的工作简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主任在妇女健康领域中建树很多,也非常的有经验。那现在我们开始这次的讲座,首先请李主任为大家普及一下盆底的概念。
李国俊:好的。完整的盆底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完整的盆底功能是在盆底肌、盆底结缔组织和盆腔器官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是支持系统与括约系统在神经系统指挥下的协同统一。
主持人:李主任,盆底在女性生活中的有些那些作用呢?
李国俊: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的解剖位置; 2、参与控排尿;3、参与控排便;4、维持女性生理功能等。
主持人:李主任,致使盆底功能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李国俊:妊娠和顺产是盆底功能损伤的直接因素,尤以顺产为甚,而且,即使剖宫产也不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的损伤。目前大城市女性初孕年龄至30岁后,随着年龄增大,盆底组织本身也有松弛老化倾向。
主持人:李主任,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呢?
李国俊:女性的盆底结构由两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们封闭骨盆出口,对盆腔内的器官起着承载和支持的作用。实际上,盆底肌肉就像一张可以自我调节的蹦床,依靠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张力,当外力因素反复、持续或长期作用导致腹压增高,超出并损害其调节能力时,这种承载和支持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盆腔脏器的膨出和脱垂、尿失禁、大便失禁等。
主持人:李主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哪些表现呢?
李主任:腰背酸痛,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是产后妇女最常见的症状。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能见到,咳嗽、喷嚏、大笑、上楼或提重物时,不由自主地漏尿(尿失禁)等。产后几年内发现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等症状逐渐明显,其实,这些就是盆底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
主持人:我们有哪些办法在孕产期减少盆底功能损伤呢?
李国俊:方法其实很多,现在我把主要方法做下介绍:1.多喝水,多吃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2、孕期避免持久增加腹压的活动,尽量不要憋尿,控制体重增加,防止巨大儿。3、如有咳嗽、便秘都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增加对盆腔的压力,加剧盆底肌肉松弛,造成盆底功能障碍。4、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过剧地收缩腹肌5、产后要保证必要的营养支持,如果因为害怕产后肥胖而过分节制饮食,会造成肌肉缺乏必要的营养而变薄,力量变弱,影响其对盆腔脏器应有的支持作用6、孕中期开始坚持做盆底保健操,可有效地减轻妊娠及分娩时造成的盆底肌损伤。7、分娩后检测、评估盆底肌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主持人:如果有女性盆底宫能受损,现在的康复技术有哪些呢?
李国俊:主要方法是盆底功能仿生物电康复技术,此项技术的主要措施可分为:1、盆底肌肉训练;2、生物反馈辅助的盆底肌肉训练;3、电刺激;4、膀胱训练;5、家庭功能康复器等。
主持人:李主任,盆底康复适应症是什么呢?
李国俊:主要适应症如下:1、产后妇女可作为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2、各种尿失禁;3、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4、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5、泌尿生殖修补术辅助治疗;6、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涨、耻骨联合分离等);7、术后疤痕疼痛等。
主持人:好的,今天我们的访谈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李主任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健康知识。各位网友,再见!
李主任:各位网友,再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