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出台意见创建“鲁北智谷” 打造创新标杆

2016-08-09 15:18:00来源:大众网作者:庄滨滨 撒伟

  

  德州市召开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奖励大会(大众网 撒伟 摄)

  大众网德州8月9日讯记者 庄滨滨 撒伟)在8月9日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奖励大会上,《中共德州市委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将德州建成人才智力密集、创新创业活跃、人才流动顺畅、公共服务便利、人才效益突出的“鲁北智谷”。

  今年5月28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支持德州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不到仨月,德州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的“路线图”即出台。意见共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积极融入京津冀济人才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更加灵活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创新海外人才引进和管理服务机制,完善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以品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8部分。

  按照意见,德州将建成省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京津冀济区域性人才智力集散枢纽、产业人才集聚高地。重点支持“德州创新谷”、禹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乐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齐河齐鲁高新区等有条件的园区,率先探索、大胆实践,形成多点支撑、示范引领的创新格局。支持基层一线重点机构、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先行先试、点上突破,打造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创新标杆。同时,着眼京津冀、链接中济滨(中关村、济南、滨海新区)、面向海内外,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实施接轨国际惯例的人才发展政策,建成具有区域竞争比较优势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京津冀济人才便捷迁移、顺畅往来、紧密融通的区域自由港,科技智力成果自由交流、协同利用、互益开发的产业接续地。

  此外,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医药(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乘用车、节能环保、体育用品、空调设备、农业机械、新型化学材料、新型纺织、食品制造、石油装备、车船零部件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集聚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一批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创业者,一批提供高质量科技、金融、商贸、外包和“互联网+”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人才,汇聚梯次互补的产业人才群落,打造智力经济特征明显的人才集聚高地、京津冀济区域性创新发展新的“增长极”。

  部分亮点举措:

  1、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管理方式,选择有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试行“四自一特”管理办法,在财政保障政策不变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编制控制数、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设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聘用、自主选人用人,实行备案制管理。

  2、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经批准,可离岗在德创办领办企业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代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档案工资和专业技术职务正常晋升。期满重返原单位的,工龄连续计算。高校、科研院所人员到企业兼职,可按规定领取相应报酬或奖励。

  3、围绕束缚人才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争取将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纳入全省人才改革试验区试点范畴和总体布局。争取融入京津冀跨区域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范畴,与京津冀在人才职称互认、医师多点执业、博士后联合培养、外籍人才出入境等方面开展协作试点。

  4、学习借鉴中关村、滨海新区人才政策,创建中关村滨海新区德州创新谷“引才引技直通车”,在中关村、滨海新区获得认证的科研成果人才,来德州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的,享受我市相应政策。

  5、鼓励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工资档案,不计时间长短,自由便捷地来德州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等专业服务。在市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人才驿站”,对来德州发展且一时找不到落户单位或对档案、户籍、社保等有特殊要求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人事挂靠或代理服务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