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信女明月湖放生大量泥鳅黄鳝 这样好吗?

2016-05-12 11:20:00来源:德州晚报作者:

  “有人在明月湖放生,准备了大量的泥鳅和黄鳝,都倒进了湖里。”5月11日上午,市民拨打新闻热线反映,在明月湖边有人组织放生。市民质疑,这种盲目大量放生,会对明月湖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11日上午9点30分,记者来到明月湖岸边,十几个人正在两名尼姑师傅的带领下唱词,不时还会集体对着四个白色塑料箱鞠躬。记者注意到,四个白色塑料箱里装满了泥鳅和黄鳝,可能因为空间小,箱内的泥鳅和黄鳝都伸出头呼吸,有些甚至已翻了白肚皮。

  半个多小时后,一位尼姑告诉身边的人放生,立即就有人抬着四箱鱼瞬间倾倒进湖里。这时岸边有围观的人议论:“都有死鱼,这也叫放生?”

  据了解,像这样的放生行为在明月湖边上常有发生,特别是在每月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很多市民或组织会一起大量放生,或者单个人来放生。而放生的鱼类五花八门,有本地常见的鲤鱼、鲫鱼、草鱼等,也有乌龟甚至巴西龟等外来物种。

  这些鱼放生后能否存活呢?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位放生者回头看了一眼说:“这些鱼很有灵性,能顺利活下来,哪怕钓鱼的人也钓不起这些放生的鱼。”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市城管执法局新湖风景区湖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于这种现象,目前风景区还没有明文禁止放生行为。但是,遇到这种大范围、大量放生行为,工作人员也会劝导。

  工作人员说,为保持明月湖生态平衡和水质,每年他们也会对水草、垃圾进行打捞,科学放生一些本地草鱼、鲫鱼等。因此,工作人员建议,为保护风景区的环境,不要大规模向明月湖放生。

  即便放生,也应充分尊重生物的习性,选择本地淡水鱼类,还要兼顾放生水域面积、地点、数量以及天气等,市民如果盲目放生,可能造成放生生物在不适合生存的环境中死去。“放生不生”污染环境和水体,而放生生物如果是外来“侵略”物种,则将威胁其他原有物种生存,破坏生态平衡,这样的结果有违放生的初衷。

  ■相关链接

  泥鳅:泥鳅是一种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

  黄鳝: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记者 孙向林 摄影报道)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