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于雷(左)、编剧雷娟和浩强、浩霖兄弟在一起
5月15日上午,公益电影《瞳孔》创作座谈会在德州召开,该片将把社会各界倾力救助我市眼癌双胞胎杨浩强、杨浩霖兄弟的感人事迹搬上荧屏。影片将会让这个充满人间大爱的故事随春风飞扬,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更多人通过这个爱的故事,认识“有德之州,文明之城”——德州。
5月14日,该片主创人员冒雨来到杨希庆家中,看望双胞胎兄弟。一进门,两个孩子看到这么多的陌生人没有生怯,而是和妈妈一起摆放一次性纸杯,热情邀请大家入座。第一次接触两个可爱的孩子,导演于雷就特别喜欢,不多长时间就和两个孩子打成一片。
剧组主创人员听孩子妈妈陈婷讲述了孩子生病、治疗的艰辛,讲述得到社会各界帮助的真情故事……一件件无不让现场主创人员动容。看到孩子母亲陈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现场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再揭开这个年轻母亲的“伤疤”。
就像一般影片的结局一样,之前的所有磨难,都是为后面天使降临做的铺垫。为持续对两个孩子进行救助,寻求更多的、更大的社会爱心救助,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第七代电影人影视基金管理委员会、北京力乙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眸痕影业(北京)有限公司,以这个感人的故事为原型,创作拍摄电影《瞳孔》。
该片由北京力乙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影圈儿网总裁邹东孝担任制片人。作为国内新生代电影人、制片人、演员的邹东孝,2015年5月在美国好莱坞比弗利山的希尔顿酒店第二届中美国际电视节上,荣获世界卓越华人最佳公益人和最佳表演奖,发起并负责幸福电影计划。
邹东孝透露,这部影片将力争在各大院线上映,不是要赚取观众的多少眼泪,而是将这种爱的精神传播出去,通过电影的力量,通过媒体的传播,让更多这样的孩子得到同样的帮助。通过电影,让更多有困难的人看到,在困难面前,不是你自己在承担,还有社会、还有党委政府部门在帮扶他们。
影片的编剧兼导演是于雷,其《京城81号》惊悚电影曾创下4亿多元的票房。在座谈时,他提出一个建议,这是一个感人充满爱的题材影片,特别是年轻母亲的艰辛和伟大,能否在2017年母亲节上映,推出一个“母亲节档”感人肺腑的影片。
另一位编剧雷娟,是电视剧《好运来临》的编剧,这部时尚励志剧今年3月10日在安徽卫视首播后,收视率一路上扬,3月15日35城收视率破1,卫视排名第一,开播以来平均0.929。
如此专业和强大的制作团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瞳孔》这部电影的未来票房。同时,通过电影,这场爱的接力,爱的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见证生命奇迹的故事,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充满爱。德州“有德之州,文明之城”的城市形象也会呈现在全国影迷面前。(记者孙向林 通讯员赵勇摄影报道)
■事件回顾
集全城之力“拯救宝宝,留住光明”
杨希庆和陈婷是德城区一对普通的年轻夫妇,2011年二人的双胞胎儿子杨浩强和杨浩霖出生。原本,这么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因为一对双胞胎儿子更是被众人羡慕。
然而,好景不长,在孩子7个月的时候,杨希庆发现了问题,在灯光下,小儿子浩霖瞳孔比较亮,看着与常人不同。夫妻二人带着他到医院做了个检查,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癌”。此后,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老大浩强也被查出患了同样的病。
突如其来的事情把一家人打蒙了,看着可爱的双胞胎儿子,夫妻两人整日以泪洗面。最初,碍于面子,他们不愿意把孩子生病的事情让外人知道,倾其所有全国各地奔走为孩子看病。
到孩子三岁,小儿子杨浩霖病情恶化摘除一个眼睛,家里再也承担不起孩子的治疗费用,妻子陈婷曾和丈夫商量是不是放弃病情严重的一个。
但是,作为父亲,杨希庆很坚决:“两个都要保,我们保一天算一天,保一个月算一个月,保一年算一年,我们一个也不能放弃。”话虽如此,三年的治疗费用已经债台高垒,要治疗孩子的病需要至少120万元,对于他们这无疑天文数字。
这时候,陈婷想到了求助媒体,求助社会。他们的遭遇见诸报端,这个不幸的家庭,孩子的病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2.5万元的救助款送到了这个可怜的家庭。
此后,市慈善总会并没有停止对这对双胞胎的救助,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关工委以及德州晚报等德州主流媒体,发出了“拯救可爱宝宝,让爱留住光明”的倡议。
之后,组织义演、慈善书画拍卖、义捐,联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微有爱基金刘炯辉秘书长,国家、省、市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2014年至今,共为小兄弟俩组织捐款活动23场,募集爱心款物70余万元。
小城大爱,在德州生命奇迹绽放。目前,浩强和浩霖兄弟通过在上海的治疗,病情稳定。5月初,兄弟两人刚刚从上海复查回到德州,未见癌变和扩散的迹象,兄弟二人也上了幼儿园,治疗效果令人欣喜。
■延伸阅读
“眼癌”多发婴幼儿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成人中罕见。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可表现为结膜内充血、水肿、角膜水肿、虹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混浊、眼压升高及斜视等。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确切病因不明,6%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4%为散发病例。其中25%为遗传突变,剩余为体细胞突变,亦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因素有关。
目前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史的家庭,进行基因检测、遗传咨询,可以减少患儿出生几率,并开展新生儿早期眼底筛查,早期干预,提高预后。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