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采访团来到山大中心校区采访。随着学校加入集中供热,也开始采用天然气和电设备解决学生吃饭喝水问题,不仅污染减少使用也更加方便。
大众网济南5月11日讯(记者 王宗阳)你想泡茶泡方便面,随时有滚滚开水。而如果只想接杯热水快点喝,可以选择呢60摄氏度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学生可以选择热水的温度,而这得益于山大供水供热改“吃”新能源。为减少燃煤降低污染,山大去年冬天加入了集中供热,烧煤14年的老锅炉正式退役。
今天下午,济南市泉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采访。“我们的锅炉房已运行了14年,去年10月光荣退休了。”学校能源与物业办公室主任苏保玲告诉大众网记者。去年济南市市政公用局正式批复山东大学加入济南市集中供热,10月份正式关停了中心校区的燃煤锅炉,改善了周边空气的环境,这让附近的居民也很高兴。
大众网记者发现,学校的锅炉房共有五台锅炉,它们曾为学校立下汗马功劳。从2000年开始,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就开始利用自有锅炉供热。其中锅炉房拥有3台20吨的高温热水锅炉,2台10吨的蒸汽锅炉,供热面积73万平方米。随着冬季环保压力增大,根据《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期)》规定,规模在35吨/小时及以下锅炉要停止使用高污染燃料。
如今,困扰学校的污染问题,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后得以解决。此外,过去的“煤老大”,现在被各种清洁燃料锁替代:做饭采用天然气和电设备,学生洗澡则使用空气源热泵,学生喝水则采用电开水器。大众网记者在打水处注意到,烧水煤改电,不光是从环保角度有益,学生和教师饮水也更方便了。比如想泡茶泡方便面,随时有开水。而如果只想快点喝到一杯热水,还可以接60摄氏度的。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加入集中供暖后,每年可少燃煤17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14吨、烟尘排放48吨、氮氧化物排放138吨。虽然学校每年要为此多支出500万元,但从长远角度来讲这是值得的,这也是未来许多小锅炉必须克服的‘阵痛’。”苏保玲告诉大众网记者。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