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冯振发) 5月28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宋官屯街道,区地税局工作人员正对纳税人进行税源普查。自3月开展税源普查以来,该局已普查纳税人436户。
今年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税局立足工作实际,建立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治税模式,形成了“齐抓共管、集约管理、事前监督、标本兼治”的治税工作新局面。1至4月,区县级税收完成44985万元,同比增收1233万元,增长2.82%。
加强沟通,做好税源普查。该局积极与辖区内各镇街、各部门进行沟通,定期召开综合治税进度座谈会,制定详细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税源普查实施方案,统一设计全区税源普查调查表。在各镇街成立专门的普查小组,配置一名税务人员,全程进行税收政策辅导,进行拉网式普查。
狠抓落实,加强涉税信息分析利用。将综合治税信息的查证落实工作逐级分解到税收征管基层单位,确定专人专职负责涉税信息的收集、整理,对涉税信息利用效果进行经常性分析和总结,定期将涉税信息的处理结果反馈到综合治税办公室,确保税收征管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税收联动机制,加强对外建、大项目的税收管理。多渠道获取外建、大项目等涉税信息,与各镇街建立税收联动机制,发挥社会综合治税最大效应。目前已对22个外建项目税收实施了“工程进度与税款入库同步式”管理,累计入库税收10931.77万元,外建、大项目税收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
为完善综合治税机制,该局依据业务流程,坚持公开透明、阳光办税的原则,成立3个小组。纳税辅导调查(审核)小组按预案、涉税额度大小,分重点、分行业、分项目选案派发任务;评审小组负责涉税事项的审理,面对第三方、纳税人零距离沟通核对;涉税考核评估责任追究小组对各科室、基层征收单位的重点工作及效果,每季进行考核评估,并对涉税数额较大的事项审核形成报告制度。通过构建事权责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税收网络体系,努力实现第三方涉税信息的有效采集,达到“两提高、两降低”的目标。
经开区地税局强化纳税服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定期定时开启意见箱和建议箱,让纳税人、社会各界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监督权,同时对纳税人提出的合理化需求及时汇报、办理,全力为纳税人排忧解难。
按照“让税收有政治、让税收有经济”要求,该局加大税收清理力度,摸清税源底数,算好经济账、近期账、长远账,正确处理好总量、区级收入增幅、结构与质量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在与税收增长相适应的轨道上平稳运行,实现了“企业可微利、财政可持续、结构可优化、风险可防范”。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