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德州|从“慈善家”到“阶下囚”,朱昌和错就错在踩了法律的雷区

2015-06-02来源:大众网作者:庄滨滨
  

□ 庄滨滨

   

  4月9日下午,德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对外通报,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犯罪嫌疑人朱昌和等六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闻此消息,很多人心中的那个“大慈善家”、“企业公民”瞬间分崩离析,人们不禁发问,一个曾深得民心的慈善企业家,缘何会沦落到今天这番田地。剖析朱昌和“现形记”,不难发现,当一个商人逐利的触角不顾及法律的威严,踩上了法律的雷区,等待他的必将是严刑峻法的惩处。

  

  曾几何时,朱昌和从教师、机关职工转身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的豪门集团旗下的众多餐饮品牌颠覆了德州人的饮食习惯,他奉行的“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伴随着他布施四方的理念,给德州这个鲁西北小城树立了慈善家的标杆。

  

  “谢谢豪门,是你们点点滴滴的爱温暖了我,帮助了我。我将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怀抱感恩之心,毕业后做一个像朱总这样的人,回报社会。”这是一名曾接受过资助的大学生写给朱昌和的信。不仅是捐资助学,在朱昌和的倡导下,打造德州“围棋之乡”、构建“学习型城市”等等,商人朱昌和给这座城市做了太多实事。与此同时,溢美之词、各种荣誉蜂拥而来,朱昌和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但是,当大环境骤变,经济下行的时候,朱昌和走上了另一条路。当商人的逐利天性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时候,即使悬崖勒马,似乎也无济于事了。从今年3月份的那封《豪门集团朱昌和致债权人的一封信》开始,“豪门风波”持续发酵,上到政府官员,下到坊间百姓,对于豪门,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而那些利益相关的普通老百姓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再大的幌子也遮不住金玉下的败絮残柳。如今,法律适时“亮剑”,商人朱昌和风光不再。

  

  应该说,以法律的名义,对豪门事件进行依法立案侦查,对于追缴涉案财产、挽回经济损失、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是最佳途径。

  

  朱昌和倒下了,其苦心经营的“豪门帝国”的未来虽然不知走向何方,但是,从朱昌和的身上,我们还是应该得到一些启示:逐利是商人的天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我们在要求商人遵守法律、诚信经营的时候,政府的“有形的手”也应该行动起来。如果在企业滑向罪恶边缘之时,我们的相关部门能够给予警示、处理,那也许豪门的今天会比昨天还美好,普通德州人依旧可以开开心心地享受豪门给这个城市带来的一切。

  

相关阅读:

  

德州豪门集团董事长朱昌和投案自首

 

  9日下午,德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德州豪门集团的相关问题对外通报。豪门集团董事长朱昌和已投案自首,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犯罪嫌疑人朱昌和等六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