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公安“四微一体”助推警务效能提升

2016-02-22 15:53: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大众网德州2月22日讯(通讯员 霍达 吴金华)有这样一个平台,民警们不需要炫酷的装备,不需要现场的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只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动手指,让手机微信平台也成为协助警方破案、服务民生、社会面管控、安全防范的有力助手。为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警务工作特点,武城县公安局将微警务作为建设“互联网+”现代警务模式的有力抓手,依托“武城公安”微信公众平台,着力发挥微信工具在警务实战、风险防控、服务民生、社会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微力量”促进警务效能“大提升”的创新发展之路。

  “微侦查”创新手段提效能

  武城县局创新思路,将“微警务”和侦查工作有机结合,利用微信朋友圈功能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的特点,在“@武城公安”创新发布“微通缉”,将犯罪嫌疑人部分信息编辑到朋友圈,发动广大微信用户分享转发并提供相关破案线索。通过这种方法尽可能多地发现嫌疑人活动信息,进而将碎片化的信息汇总成完整的案件线索。在“6.12马某手机被盗案”中,民警在初步确定嫌疑人后,将发案视频及嫌疑人截图发布到朋友圈,在对搜集到的1500条相关线索梳理后,确定了嫌疑人崔某的活动轨迹并将其成功抓获。

  “微防线”消除风险护平安

  在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武城县局利用微信工具,构筑了一道看不见的社会治安“微防线”。如针对城区沿街门市盗窃案件多发的实际,武城公安借助微信工具,充分发动群众力量,以城区重要街道为主干,组织沿街门市店主等3000余名群众加入治安防控交流群,并安排专人负责群内信息的24小时在线维护,一旦出现治安异常,能够第一时间做到回复响应,出警布控。该防范群开通运行3个月以来,共搜集重大线索20余条,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协助破案20余起。同时,为贯彻上级关于微信集群化、矩阵化的建设要求。武城县局根据各单位职能和服务管理对象特点,分别建立了旅馆服务群、“九小场所”群、娱乐场所服务群、网吧平安建设群等64个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民警汇总近期社公共安全及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并推送“微预警”信息,提高群众的安全“心防”意识。目前,已累计发布670余条,排除风险隐患120余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微服务”方便群众利民生

  为更加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加强“微警务”应用,密切警民关系,窗口单位积极利用微信宣传业务知识并解答群众咨询。目前,武城户政、出入境微信公众平台共有粉丝2300余人,通过微信平台宣传公安业务办理流程17项,推送公安业务办理时间、便民服务等通知30余次,解答群众办理业务疑问140余个,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为群众解决诉求100余件。武城公安、武城户政推出的“微警务”已深入人心,细致的关怀、贴心的服务,让那些远在他乡的游子倍感家乡人民的温暖。

  同时,武城县局急群众之所急,推出【微寻人】板块,利用官方微信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广泛发动民警和群众转发朋友圈,帮助传播查找,提高寻人信息互通共享程度,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共发布【微寻人】17条,全部找回。2015年5月3日,武城民生警务平台接到了广西阳朔市张某的求助电话,希望帮忙寻找三十年的武城旧友。但由于时间太长,张某只提供了旧友的大约年龄及当时的一张老照片,寻找难度极大。为此民警发布了《寻找故友:杨青萍(音)你在哪里》的寻人启事,半年来累积转发人数达到5万余人,最终在2015年12月25日下午,寻到了昔日故友,并实现了跨越千里的视频“相聚”。   

  “微宣传”,扩大影响树形象

  在社会宣传方面,武城县局突破传统宣传阵地束缚,利用微信朋友圈,以更直观、更形象、群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公安故事。原创防诈骗MV《我的经历不算多》和防入室盗窃动漫《壮壮历“陷”记》、《舌尖上的武城公安》、《社区民警——薛翠翠》上映后受到了群众的诸多好评;微电影《微笑天使--张媛》在2015年“幸福德州”首届摄影微电影微博微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武城公安版小苹果》成功入围首届中国德州微电影艺术节,获得最佳创意微电影奖。

  10月1日,举国欢庆,武城公安又及时发布由自己民警原唱、由宣传科民警进行后期剪辑的歌曲《我爱你,中国》,表达了武城公安民警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祝愿。乘着国庆的东风武城公安再次重磅推出微电影《十二盘饺子》,并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视频,记录民警为民办案的瞬间,一句“你们警察辛苦了”让多少警察兄弟姐妹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舆情引导方面,当“鲁权屯交警打人”、“1.08黄金抢劫案”等重大案事件发生后,武城县局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放大了正面声音。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