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团队来德州 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资助

2015-12-14 22:32:00来源:大众网作者:撒伟

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现场

  大众网北京12月12日讯记者 撒伟)在12日举行的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德州市重点推介了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人才支撑计划,“对高层次团队,给予100—1000万元科研资助,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的政策一发布,引得在场的专家、客商一阵沸腾。

  这只是德州重视招才引智方面抛出的一个“彩蛋”。 据了解,近三年,德州人才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长了6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人才投入达到6.8%,是前三年投入总和的1.8倍。据了解,到2020年,全市将引进培养高层次团队100个、高层次人才300名,引进博士、硕士5000名、大学生10万名;建成人才公寓300万平方米、孵化器300万平方米;与京津大院大所合作企业达到1000家,建设企业科技创新平台1000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

  高层次团队最高给予5000万资助

  当前,德州正在启动实施新一轮人才支撑计划,具体在政策扶持方面,德州的措施让人瞩目。对高层次团队,给予100—1000万元科研资助,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对高层次人才,给予50—100万元科研资助,每月发放5000—10000元生活补贴;对高层次医疗卫生、教育教学人才,除正常职称工资外,每月给予1000—20000元生活补贴;对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给予2000—30000元补贴。

  专家来了,没有住房怎么办?别急!对省级以上层次的人才,德州提供100—16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自购住房的,给予20—50万元购房补贴。其他人才根据不同情况提供相应人才公寓。

  除此之外,德州对获得国家、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国际合作奖等奖项的首位完成人,给予30—200万元奖励。同时,对在德州创新创业的优秀企业家,给予崇高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参加市县党委、政府年度考核评议工作,参加市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荐会议,参加市县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享受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休假疗养等待遇。

  来德州创业就业的人才 享受生活补贴和职级待遇

  专家来了有补助,高学历人才德州就业创业同样有福利。据了解,对博士、硕士和重点高校本科生到德州自主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就业的,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创办企业的可申请100平方米的房租补贴。对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试用期满转正时,博士任命正科级领导职务,硕士任命副科级领导职务。

  除了政府层面发力,德州对社会力量助力招才引智也有具体奖励措施。对帮助引进省级以上层次人才或团队的中介机构,德州给予3—20万元经费补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新创业或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收入归个人所有,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扶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成果供给方、受让方,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400万元经费补助。

  加大融资扶持,全市设立10亿规模投资引导基金和20亿规模政策性担保公司,对获得风险投资的人才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政策性担保;对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信贷增信支持;对境内上市、境外上市、“新三板”挂牌的,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

  各类技术研究院 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助

  按照人才支撑计划,德州对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共建的各类技术研究院,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对高校、科研院所及其分支机构,一事一议给予扶持;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补助;对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补助。

  对国家级、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补助;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给予30万元补助;对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技师工作站,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补助。

  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 对口安排就业

  为了完善服务保障,德州建设了高水平的人才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窗,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人才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务。

  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颁发外国专家证或外国人就业证;对持证者及其随迁外籍配偶、未婚子女,按规定办理长期有效居留许可或多次往返签证;对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由公安部门提供全方位服务。

  对事业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编制已满的,由编制部门专项办理。对高校、科研院所具有事业身份到德州创新创业的人才,依据原工作单位安排到对口单位。

  在人才家属安置方面,德州针对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由组织、编制、人社部门对口安排或刚性安置;暂未就业的,给予每月不低于德州平均工资标准的生活补贴,并缴纳相应社会保险。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安排就读。

  此外,开通高层次人才诊疗服务专窗,办理诊疗保健“绿卡”,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市财政还每年设立不低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上不封顶,保证所需。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