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打造样板村 照“单”选项目

2016-01-20 09:59: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大众网德州讯(通讯员 刘敏 张永亮)“这7只獭兔是政府免费给俺提供的,再过几天就产仔了,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去除成本,一年能赚2000多块钱,够俺吃药的了。”1月12日上午,乐陵市孔镇街西李村贫困户张广仁站在自家的兔舍前,瞅着几只欢蹦乱跳的獭兔,就像瞅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脸的喜悦。他表示,今后再留些兔仔,扩大养殖,尽快脱贫。

  “俺村属于偏远乡镇的偏远村,没啥致富门路,土质又差,种地投入大产出低,全村共有40户,其中27户贫困。幸好赶上精准扶贫,我们经过考察学习,选了獭兔养殖这个扶贫项目。”街西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升介绍说,“獭兔不但好养,且繁殖快,效益高,还一点不耽误农活,适合一家一户饲养。”

  孔镇街西李村是乐陵市精准扶贫重点打造的14个样板村之一。据了解,乐陵共有省级贫困村69个,该市从每个乡镇选出一个贫困村作为试点,走“产业扶贫”的路子,根据各村实际,选择易操作、见效快,贫困户认可且长期性、稳定性好的扶贫项目,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倾斜,将试点村打造成亮点、样板,让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效益,以示范的力量带动整体提升。

  “考虑产业扶贫长期性、稳定性好,对贫困村、贫困户的长远发展作用大,我们根据各村实际,本着‘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原则,培育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打造14个‘样板村’,制定出项目‘菜单’,其余55个贫困村结合各村实际对照‘菜单’选项目,‘以点带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乐陵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仲义介绍说。

  乐陵市黄夹镇王香匠村因人均耕地少,种植结构单一,农业增收缺乏空间,经济比较落后。在该市扶贫办的帮助下,该村引进藤编家具项目进行脱贫。“有了产业就意味着有了长远的收入,村里群众不出家门挣钱,用不了多久就能脱贫致富。”黄夹镇王香匠村党支部书记田春明高兴地说。

  在乐陵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记者看到,该市根据14个“样板村”制定的项目“菜单”涉及养殖、种植、加工、旅游等多个产业,每个产业都有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的实施基础及可行性分析、项目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如何组织实施及后期管理等都非常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对照这个项目‘菜单’,先后到5个村进行了参观学习,根据俺村实际和贫困户意愿,最终选定獭兔养殖这个项目,街西李村已经趟出了路子,我们照着做就行了,既省心又牢靠。”孔镇大宋村党支部书记宋观芳说。

  目前,乐陵市14个样板村产业扶贫已初见成效,其余55个村也都根据各村实际,对照项目“菜单”,确定了扶贫项目。除了产业扶贫,该市还采取教育扶贫、低保兜底脱贫等帮扶措施,确保困难群众“一个不掉队”。同时,建立常态化督察考核机制,把脱贫攻坚成效纳入年度考评,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究责任、通报问责;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连续两年完不成年度任务的进行组织调整。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