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五大太极拳流派

2015-05-20来源:德州晚报作者:

  

  本报讯( 记者 孙向林)

  记者从市武术协会了解到,太极拳在我市已经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目前,太极拳的五大派别中除了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外,陈式、杨式、武式、吴式、李式五大派别在我市都有传承。其中以陈式为重,分为洪传陈氏、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协会(陈小旺弟子传承)、陈正雷陈式太极拳等。

  市体育局计划今年下半年重点策划推进太极拳项目在全市城乡大普及,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全市太极拳运动人群达到百万人,用太极拳项目的普及鼓励引导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健康运动中来。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特点为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洪传陈式太极拳:城区主要有新湖风景区脸谱东侧广场、高地世纪城对面长河公园、植物园、天衢路中石油加油站斜对面街头广场,以及禹城、齐河城区,共有6个辅导站;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协会:明月湖牌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博物馆门前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五环体育馆

  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分布区域:主要为夏津县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修改创造“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讲究起、承、开、合,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分布区域:夏津县

  李式太极拳

  李式太极拳创始人李瑞东(1851-1917),天津市武清县城关人。其特点是体松舒展、刚柔相济、连贯灵活、体用兼备。

  李式太极拳的技术体系极为庞杂,据调查在门内传承的套路有一百零八式。

  分布区域:夏津县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松静自然,独具静态之妙。

  分布区域:夏津县和武城县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德州张冉

相关新闻